对于初创公司、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创业者,在香港租用写字楼绝非易事,当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非常多,稍有不慎容易堕入写字楼租用陷阱,甚至因此而出现资金短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问题。那么,租写字楼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 了解写字楼用途,理性选对「战场」
在香港,可供租用的办公空间有很多,常见的包括商厦、工厦、服务式办公室和虚拟办公室等,并且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优势,因此选择时需结合业务需求和法规限制:
① 商厦:商厦通常位于核心商业,周边配套完善且交通便利,因而成为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行业及大型企业的首选。然而,商厦的租金往往较为昂贵,加上管理费、差饷等,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承担。
② 工厦:工厦租金通常比商厦低30%-50%,成为中小企业和创科公司的热门选择。然而,工厦的原始用途受地契规限,普遍为工业或仓库用途。若需改作办公室或写字楼等「非工业」用途,必须在租赁前确保业主已向地政署总署申请短期地契豁免书并获批准,以免触犯法例。
不过,由2019年2月1日起,发展局宣布落实放宽工业大厦(工厦)地契豁免书申请的安排,最新安排延长至2027年。地契豁免书容许工厦个别单位业主,在无需向地政总署申请短期地契豁免书和缴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把单位用作以下五项特定的非工业用途:
艺术工作室;
办公室 (影音录制室);
办公室 (设计及媒体制作);
办公室 (只限于「特定创意产业」,包括设计及媒体制作公司、印刷及出版业、电影公司和与电影业有关的行业组织);及 研究所、设计及发展中心。
③ 服务式办公室:如同精心打造的酒店式办公空间,提供装修完备的办公区域,并涵盖行政支援服务,如接待、清洁、IT服务等,非常适合需要快速进驻的企业。
④ 虚拟办公室:提供公司注册地址、邮件代收、电话转接等服务,无需实际租赁空间。对于远程团队或初创公司而言,这种办公室如同一个虚拟的商业据点,能够在不支付实际租金的情况下,拥有一个商业地址,提升专业形象。
▌ 交楼验收,保障自身权益
租用写字楼时,留意当中的细节问题,避免后期出现纠纷,甚至损失惨重,比如检查墙身、地板、天花板等有没有裂痕、漏水、空鼓等问题,并拍照留存;逐一调试空调、照明、插座等能否正常运作,并确认品牌和型号是否与合约一致等。
另外,在租约中详细列明装修、设备的现状,并附上照片或录像作为证据,厘清双方的法律责任,以免交吉时发生各持己见争执的情况,租户交吉时注意验收保障双方。
▌ 商业保险,为企业提供核心保障
免租期当日开始,物业的责任就会转移转移到租客身上,保险日应同步,因此了解并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可有效避免企业因意外而引致的财物损失和法律责任。通常,中小企业商业保险可提供以下三类主要保障:
企业财物保障:覆盖因火灾、水浸、台风、盗窃等意外导致的财物损失,包括装修、家私、器材、文件、存货等。
第三者责任保障:保障投保人在进行商业活动时因疏忽而导致第三者财物损毁、身体受伤甚或身故的法律责任。例如商舖招牌跌落致使途人受伤、第三者在受保范围内滑倒受伤等等。
雇员补偿保障:根据香港法例,所有佣主必须投购雇员补偿保险,以承担雇主在法律之下的责任,否则不得佣用雇员从事任何工作,不论其合约期或工作时数长短、全职或兼职。若雇主没有依法为其雇员购买劳工保障,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港币$100,000及监禁2年。
▌ 免租期与费用,租赁细节要留意
免租期是业主为租客提供的装修时间,但其中隐藏的费用和责任需格外留意。一般来说,免租期会写于合租约内,时间可长可短,通常租户可以向业主要求2至3个月免租期亦属合理,但具体时长需业主协商。
在免租期当日开始,物业的责任已转移到租客身上,因此需同步购买商业保险。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免租期间,租户亦可能要缴交该单位的管理费和差饷等。